close

各位有買過保險嗎?

最近一直在研究保險

不是因為我要當保險經紀人, 而是我要買保險

因為我住在海外, 總覺得海外對於醫療保險的保障很少

美國這邊都以人壽險居多, 所謂的醫療保險都是公司企業不給付才會額外購買

不僅保額高, 也保障低

讓我想起, 為何我不再台灣買一份給家人

也好讓全家安心

因此閒閒美代子得我

開始展開研究生的精神

從客戶的角度出發, 尋求最大的利益

 

首先, 要問問自己

『未來…擔心什麼?』

『現在…害怕什麼?』

『什麼事情是不希望它發生的?』

 

第一天開始找, 一定是確認哪一家? 

因為我在美國已經購買壽險, 因此主要是要強化"醫療保險"的部分

我沒有花時間和力氣去選擇, 只聽兩位好友的好評, 那就是遠雄, 和富邦

當然這是很不對的做法

我也陸續找尋到很多資料關於各家的評比

很多人為了省保費, 意外險買在產險公司, 手術險, 終身醫療等等找理賠高, 保費低的公司

因此不少人都找可承辦多家的保險經紀人, 將一份完善的壽險, 傷害險和醫療險的保單,拆成很多份, 不同公司, 以求【花最少的錢, 獲得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很多仿間保險經紀人所喊出的口號: {買對不買貴 }

 

這個想法其實很對, 但是我住在海外,理賠的便利性, 也是我很大的考量

加上我先生是外國人, 若沒有一年以上的定居證, 多數保險公司不給保

因此, 我只能選擇了遠雄人壽, 好好做研究彙整, 綜合各家說法

做了以下的結論: 



購買保險的九大參考指標: 

1. 保險是多一層保障, 所以夠用就好, 好的保險商品應該是【低保額, 高保障】

如果一張保單的保費高, 保障不如預期, 就是不好的商品, 一定要三思, 別被吸引人的文字所誘惑, 如【無上限】、【豁免】、【倍數】


2. 買保險不會賺錢, 賣保險才會賺錢, 所以不能以賺錢回本角度來選購保險

許多人買保險, 越買越多, 越買越貴, 越買覺得老來越賺錢, 這是很錯誤的概念, 保險不是拿來賺錢, 而是拿來避免風險, 保險公司不是傻瓜

每一份保單推出, 都是經過精心計算, 例如無上限終身醫療乍看很完美, 但有多少人是因為車禍等意外死亡, 心臟病發, 或者急性爆肝而往生的, 此時, 而罹患其他重大疾病, 其實日子也所剩無幾, 你認

為無上限可以用多久? 


3. 購買醫療險和壽險主要是保障家庭經濟風險

一般主要的家庭經濟風險有以下這幾項:
(1).死亡-經濟突然頓失,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靠壽險、意外身故險

(2).殘廢-導致無法從事先前的工作,或是任何的工作,家人也需要放下工作照顧 ,靠意外失能險、長期看護險、殘廢險

(3).罹癌等重大疾病-龐大的醫療費用,讓家庭經濟壓的喘不過氣來,靠癌症險、重大疾病險

(4).疾病意外住院療養-療養期間無法工作 ,家人也需要放下工作照顧,靠醫療險、意外醫療險

4. 無須購買終身醫療險

終身醫療險聽起來很有保障, 因為大家把焦點放在【終身】, 事實上, 每個人真的需要終身的保障嗎? 你的終身有多久?台灣女性平均壽命77歲, 男性74左右, 定期醫療已足夠

此外, 終身醫療險保額過高, 雖然繳了20年就好, 但是20年繳下來的高保費, 足以讓你住在醫院133天, 問題是, 人的一生到底會有幾天住在醫院呢? 加上二代健保上路, 沒有人可以一直賴

在醫院了   

定期醫療險好處是【進可攻, 退可守】, 屆時說不一定還有更物美價廉, 符合時代得商品, 而且把差額拿來放退休基金或共同基金也很實在, 有錢在口袋, 還怕活太久, 沒辦法付醫療費?!


5. 不需要購買保險豁免條約:

話說是【保險中的保險】, 其實是噱頭, 明顯的行銷手法,  因為保額過高又20年期, 事實上, 要達到豁免標準很難, 要死亡或1-6級傷殘, 但有多少人是傷殘無法工作, 卻也不能豁免的案例,

還不如把金額放入壽險或重大疾病險等, 或其他投資

此外, 這條豁免條約也很弔詭, 我看到不少人都把要保人和被保人是同一人在豁免條款內, 但此舉是毫無意義, 若被保人死亡當然就不用繳, 人都死了, 而重大傷殘1-6級, 也撐不了多久了, 其他保險附

約補助, 事實上也夠負擔這短暫數月, 要豁免應該是要保人(家庭主要經濟開銷來源者)才是, 如父親, 這樣他過世, 子女和配偶的保費都豁免才有意義


6. 終身癌症險也無需購買

歐美學者皆預測, 癌症很快就會不是什麼大病, 可有藥物抵禦, 事實上已經研發出來, 常常在時代雜誌或新聞刊物上看見, 這一定是未來趨勢, 癌症再可能也不是什麼不治之症

現在或許還是大病, 但20年後呢?! 若你現在還年輕, 就保了高額終身癌症險, 明顯是當了冤大頭, 現在美國都有子宮頸癌疫苗可打了, 加上醫療持續進步, 住院天數也會降低(目前平均是

22天), 不管你再會算, 也很難回本的, 保障絕對沒有比想像中好, 更何況醫療保險也給付癌症, 但你怎麼確定你就是得癌症呢?! 另外把它拉出來又保一次, 還保終身, 實在不需要


7. 保費開銷, 絕對不可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10

這是美國談家庭風險管理, 所建構的金三角理論, 一個家庭的總收入應規劃成三等份:生活開銷(60%), 投資(30%) 和保險(10%), 全家人的保險費不可超過總收入1/10, 若打腫臉充胖子的

買太多保險, 只會製造更多經濟風險, 也失去真正買保險的意義, 很多人買了很多, 感覺很有保障, 但是卻忽略了【失業】這項巨大變因, 一旦家庭沒有收入來源, 這些保費繳不出來, 再

好的保單也沒有用, 此外, 一個家庭每個階段都有太多開銷, 食衣住行外, 子女教育費, 車貸, 房貸, 旅遊娛樂費, 人生花太多錢保障以後不可預測的醫療花費, 很無謂的



8. 有閒錢再買儲蓄險

儲蓄險是投資最後一項目, 比銀行好一些些, 股票, 共同基金和房地產的報酬率都比儲蓄險高,當然如果你投資得當的話, 但儲蓄險絕對不是最好的投資, 畢竟以長期投資報酬率, 明顯是很

少的, 20年前覺得保10萬儲蓄險很多, 通貨膨脹及諸多環境變因下, 現在就覺得不夠用, 況且保額高, 解約虧又大, 不好離手, 據了解, 保險公司儲蓄險解約率很高, 也是他們賺錢的大宗,

不可不輕忽

 

9. 保高額養老險(退休規劃), 小心被國稅局當做肥羊?

大家都知道, 保險可以免稅, 仿間不少保險人一直聳恿這張快不賣了, 這張很賺錢之類, 來催促客戶快快下單, 事實上, 投資回本的保險要注意權利歸屬人】, 保險其節稅與免稅的空間,仍須回歸保險法與稅法意旨:「考量家人因被繼承人死亡失去經濟來源,使生活限於困境,受益人領取之保險給付如再課予遺產稅,有違保險終極目的,所以才免徵遺產稅」

有名案例:某補習班大老於95年前購買南山人壽六年期養老險,約定年繳六百萬滿期給付生存保險金3600萬於兒子。然而於給付隔年,收到兩張稅單,合計補稅938萬。利息沒賺到不消說,連本金都虧損,錯誤的規劃還不如不規劃,放在銀行都遠勝於此。

 10. 需要多少保險? 回歸現實基本面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買足? 要看自己的家庭開銷而定, 如房貸多少, 子女教育費, 未來五年的生活費, 相加之後, 就會知道自己需要買多少保險, 1/10只是大概, 若很高薪水之人,自然是不需要購買保險

到1/10的薪水標準 

舉例: 3百萬房貸、五年共3百萬的家庭年度支出, 子女教育費用2百萬, 因此最需要的是: 800萬的壽險

可列出這樣的保障需求清單和優先順序:

順位一:定期壽險,保障800萬元
順位二:定期意外險,保障500萬元
順位三:定期重大疾病險,保障200萬元
順位四: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雜費上限10萬元
順位五:定期日額醫療險:住院理賠一日2000元

另外, 我在網路搜尋中也找到不少保險經紀人替客戶用【最少的錢, 最大的保障】來分別挑選壽險, 儲蓄險, 健康險, 和傷害險, 令我十分佩服, 轉貼給大家看

業界優勢商品推薦:

終身壽險:富邦新終身壽險(殘扶金)、臺銀終身壽險(國營最便宜)

定期壽險:全球人壽(保費低)、國寶(可轉換成終身壽險)、國華、臺銀(一年期保證續保)、遠雄(保證續保到95歲)

定期醫療:中國(續保到85歲)、富邦、國華(續保到105歲)

定期防癌:遠雄(保費最便宜)、新安東京產險(一次給付保額)

終身醫療:遠雄(無上限)(倍數型)(保本型)、富邦、國華(有健康活力金)

終身防癌:幸福(保障範圍最廣、保費低)、遠雄(最便宜)、國華

重大疾病:安聯(六年期-保證續保/保費低)、全球

產險公司~台灣產物:項目多保費便宜

產險醫療險:富邦、泰安

多倍型意外險:泰安(EYGO/萬福/滿福保)、華南(富貴保1類最便宜)、 新安東京(新璀璨人生1~6類都可買)、新光520專案低壽險(1萬)+醫療全餐:中國人壽(金好專案)

投資型商品:中泰、全球、安聯、第一金人壽

還本型商品:富邦(滿期還本/保障終身)、還本型醫療險:富邦(80%)

保本型醫療:富邦、遠雄(幼童特定傷病)、新光(燒燙傷病房最高)

儲蓄型商品:

 外幣保單:富邦、全球   

 分紅保單:富邦、中國

 

這是我最近幾天的心得, 跟大家分享

當然我也還沒買, 仍在物色中

說不一定我明天又改變了些想法

甚至又多了一條呢

也歡迎大家糾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ngch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